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學校統籌疫情防控和學校事業發展,堅持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黨對學校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化危為機,砥礪奮進,描繪了一個個山醫人難忘的集體記憶。為彰顯山醫人的使命擔當,凝聚奮進“十四五”、開啟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校黨委宣傳部對2020年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進行梳理和凝練,現正式發布“c7c7.app2020年度十大新聞”。
初心如磐逐夢遠,使命在肩勇向前。面對新階段、新理念、新使命,每一名山醫人都將胸懷“兩個大局”,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搶抓新發展格局機遇,以求實精進、追趕超越之姿接續奮斗,奮力譜寫新時代新山醫的新篇章!
1.林武在我校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11月17日,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來到c7c7.app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全校師生上思政課。林武以《堅定“四個自信”,勇擔時代重任,在轉型發展蹚新路的征程中書寫青春華章》為題,向廣大師生作了宣講報告。林武的宣講聚焦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緊密聯系世情、國情、省情實際,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主要精神、“十三五”時期取得的輝煌成就、“十四五”改革發展的宏偉藍圖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闡釋和解讀。“今天的這堂課,不僅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宣講報告會,也是一堂深入了解世情、國情、黨情和民情,掌握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我們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四個自信’,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自覺扛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時代重任,在轉型發展蹚新路的征程中書寫青春華章。”林武的宣講讓師生們聽得意猶未盡,熱血沸騰。
2.全校師生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學校將“強黨建”與“戰疫情”相結合,把“紅色堡壘”筑在工作最前沿,1月26日夜, 9所附屬醫院的44名醫護人員首批踏上援助湖北的“抗疫征程”。在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里,前后13批、424名醫護人員相繼請戰出征,義無反顧馳援荊楚、轉戰三晉,共同鑄就了偉大抗疫精神,為國家抗疫斗爭和我省實現“雙零”目標作出了應有貢獻。學校10名個人和2個集體受到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表彰,5名個人和1個集體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集體)表彰,4名個人和1個集體獲國家衛健委等三部門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4名醫護人員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1人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1人榮獲“中國好人”,3人榮獲“白求恩式好醫生”,3人榮獲“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第二醫院、第三醫院、附屬太原中心醫院、附屬汾陽醫院、附屬肺科醫院獲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記大功”集體榮譽。同時,學校發揮專業優勢,拍攝13集《科學戰“疫”2020》等科普視頻8部,有效引導了師生和民眾科學冷靜面對疫情;牽頭研制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和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率先通過了CE認證;組織編寫《高?Х酪吖ヂ浴,成為面向全國高?Х酪叩目蒲е改希豢1219門次線上課程、組織全省“開學第一課”,為全省高?瓜呱轄萄鸕攪艘焓痙蹲饔茫蝗5吃苯贍傘疤厥獾撤選61萬余元。全校師生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在應對嚴峻考驗中彰顯了山醫人的責任和擔當,為全國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取得階段性勝利做出了貢獻。
3.學校新增附屬肺科醫院和第三醫院

2月24日,經太原市編辦批復同意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加掛“c7c7.app附屬肺科醫院”牌子,醫教研工作按c7c7.app的要求管理,享有c7c7.app直屬附屬醫院待遇。10月上旬,經山西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復,山西白求恩醫院加掛c7c7.app第三醫院(第三臨床醫學院)牌子, 成為我校附屬醫院。至此,我校直屬附屬醫院增至14所,優質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進一步拓展,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4.學校全面夯實協同育人中心建設


4月14日,學校“返校第一課”采用“黨委書記和校長帶頭講,全體校領導和院系領導分頭講,線上線下同時講,課外延伸研討學”的教學模式正式開講。這標志著學校圍繞“共同戰疫話成長”主題,整合教學、科研、管理、文化、實踐等育人載體的作用,協同發力,由“返校第一課”、“師生對話”新課、“共同戰疫”巡講、主題黨團日討論課和“戰疫班會”討論課等“五大課堂”組成的“共同戰疫話成長” 思政大課開始全面實施。該課程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案例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教材,以加強本碩博畢業年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目標,有效教育和引導了師生在疫情防控中不斷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此后,學校以此模式繼續開展了弘揚偉大抗疫精神、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等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全面夯實了我校協同育人中心建設,立德樹人的體制機制不斷深化。學校榮獲教育部“共抗疫情、愛國力行” 主題宣傳教育工作案例三等獎。
5.學校成立一批新的科技研究平臺


4月28日下午,學校在中都校區舉行反向病原學協同創新中心成立大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反向病原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徐建國院士在視頻講話中對中心的成立表示:亍K賦,成立c7c7.app反向病原學協同創新中心,就是要通過整合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醫藥、流行病學、信息學、大數據、動物微生物等學科優勢,源頭創新,謀劃未來,從理論、技術、方法、策略等方面,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隊伍,全面創新新發傳染病應對。12月25日,山西醫學科學院A區科技平臺授牌儀式在c7c7.app舉行,分子影像精準診療中心等山西醫學科學院A區首批23個科技平臺獲得授牌。A區科技平臺將遵循“國內一流、全省統籌、成果共享”的原則,面向全省醫學科技創新及醫學診療技術發展需求,全面推進山西衛生健康領域創新驅動、科技興醫、人才強衛戰略,推動全省醫學科技水平整體發展。12月28日,學校成立c7c7.app特種醫學研究院,為建成國內一流的特種醫學學科提供人才儲備和智力支撐,為“健康中國 2030”戰略和“法治中國”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撐。
6.學校國家級科研項目和重點實驗室建設取得新突破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我校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6項,資助總經費3500多萬,其中特種醫學學科李思進教授獲批國家自然科學重大科研儀器項目,嚴江偉教授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學校首次同時獲批重大、重點項目,并且在項目總數、經費總額和青年基金獲批數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學校整體科研實力和學術水平呈現快速發展勢頭,獲批項目數連續三年快速遞增。12月21日,國家衛健委下發《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同意組建塵肺病重點實驗室等6個委省共建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同意我校第一醫院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塵肺病重點實驗室”,這標志著我省首個國家衛生健康委重點實驗室落戶我校第一醫院。
7.學校召開學生工作會議

9月30日,學校召開了以“思想政治輔導員隊伍建設,提升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和能力”為主題的2020年度學生工作會議。會議全面回顧總結了近年來學校學生工作特別是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總體情況,聘任了輔導員導師、專職輔導員等七類輔導員,表彰了長期奮戰在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線、業績突出、深受愛戴的優秀輔導員、輔導員年度人物、輔導員終身成就獎,深入分析了新時代學生工作面臨的新形勢與新挑戰,圍繞“思想政治輔導員要做什么、輔導員隊伍要怎么建、輔導員們要怎么做”進行了深入探討,形成了學校思想政治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
8.學校11門課程入選國家首批“一流本科課程”

10月30日,教育部公示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國家“金課”)認定結果,我校11門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數量在全國醫藥院校排名第2位。課程覆蓋了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法醫學、護理學、醫學人文、實踐實驗、創新創業等主干專業和領域。首批11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入。嵌暈倚6嗄昀幢究瓶緯探ㄉ璩曬捅究迫瞬排嘌母锍尚У目隙。截止2020年,學校共有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63門,成為夯實我校醫學卓越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石。
9.學校招收首批博碩士研究生來華留學生


10月30日,學校完成首批來華留學研究生招生工作,共招收了來自巴基斯坦、喀麥隆、尼泊爾等7個生源國的5名博士研究生和20名碩士研究生,分布于我校普通外科、血液內科、婦產科等13個專業。此外,本年度還招收2020級來華本科生113名,新增加拿大、愛爾蘭、剛果、塞拉利昂等生源國,生源國總數增至25個,國際學生總數達497人。同時,學校于6月19日成為“一帶一路”國際醫學教育聯盟(BRIMEA)新成員,于12月1日與意大利佩魯賈大學正式簽署友好協議。學校國際學生結構得以優化,培養體系進一步完善,國際化辦學水平穩步提升。
10.學校在 “創青春”大賽、中國“互聯網+”大賽、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挑戰杯”競賽中繼續摘金奪銀,捷報頻傳

11月2-5日,在第七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上,我校代表隊經過激烈比拼,獲得銀獎1項。11月17-20日,在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我校參賽代表隊獲得金獎1項、銀獎1項、銅獎4項、最具人氣獎1項、優秀指導教師1名,學校榮獲“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先進集體獎。11月22-24日,在第五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決賽上,我校代表隊獲得金獎1項、銀獎1項、銅獎3項居山西省首位。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決賽上,我校代表隊獲得銀獎2項、銅獎3項,取得在該項賽事上的最好成績。
(圖文/王鴻雁)